市場主體的培育,需要一個過程。有了合適的土壤,又有好的環境,市場主體就能成長起來?梢哉f,市場主體是在優良的環境里“長”成的,不是人為“養”成的。如果非要確定“指標”,倒可能事倍功半,甚至南轅北轍。
到中部省的一個縣里采訪,看到一份文件,是各部門培育市場主體的“指標分配”。文件強調了市場主體對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之后,列出幾大張表格,詳細標示出每個職能部門的“指標任務”,20多個政府主要部門幾乎都有涉及。 市場主體的作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所認識。培育市場主體不僅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文件中的一個“熱詞”,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。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,市場主體培育更是題中之意。問題是,市場主體的培育,能通過“下指標”來實現嗎? “下指標”曾經是政府管理經濟最熟悉的方式。通過下達指標,政府部門把管理的觸角延伸到經濟活動的各個角落,控制了經濟行為的同時,也抑制了經濟發展活力。一定程度上說,經濟體制改革也是從減少指標開始的。“指標”思維,說明一些地方還沒有從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中完全轉變過來。 我們理解“下指標”背后透露出的政府培育市場主體的急迫心情。地方政府把培育市場主體當作發展經濟的抓手,也找準了推動經濟發展的“支點”。但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給部門下指標上,可能有些“偏差”。在政府強力推動下,職能部門為了實現目標,給領導一個“圓滿”交代,可能會用各種手段完成培育市場主體的“指標”。但這樣成長起來的市場主體,就像溫室里的花一樣,移栽到市場的田野里,成活率能有多高,值得懷疑。即使這些“指標”完成了,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滿目鮮花,也可能是盆景,或者干脆就是掩人耳目的塑料花。 市場主體的培育,需要一個過程。有了合適的土壤,又有好的環境,市場主體就能成長起來?梢哉f,市場主體是在優良的環境里“長”成的,不是人為“養”成的。如果硬性確定“指標”,倒可能事倍功半,甚至南轅北轍。政府的眼光應該放在轉變職能、培育市場環境上,而不是直接去干預市場主體成長的各個環節。